第四期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学术沙龙在外国语学院举办
日期:2014-01-09 阅读:5505

201417日下午,由我校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期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系列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外国语学院111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Bio-X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和安泰经管学院的4位老师应邀做学术演讲报告,本次活动吸引了70余位包括来自精神卫生中心、船建学院、空天院、Bio-X研究院、机动学院、农生学院、法学院、经管学院、媒设学院、国关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校内外多领域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研究生参与。本次学术沙龙由蒋宏教授主持。

沙龙开始之前,举行了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专项课题授约、签约仪式,共有4个重点项目和3个一般项目得到签约立项,文科建设处常河山副处长宣读了立项项目。

签约仪式之后,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开宝教授为本次沙龙致辞,胡教授表示交大文科要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注重学科交叉,并与理工科的量化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推动学术研究从传统向文理交叉并重上转变。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也正在开辟认知神经语言学的新领域,设立了认知语言学实验室,引入了行为、声音、眼动和ERP的实验设备,组建了一支高起点的研究团队,运用实验的方面进行语言认知的研究,胡教授希望外国语学院能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精卫中心等进行语言康复的研究和服务领域的合作。

在沙龙报告阶段,首位演讲的是Bio-X研究院李胜天副教授,他作了题为音乐情绪的神经基础研究的报告,李老师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和实验录像,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和自己开展的一系列有趣的动物实验的研究。李老师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佛教音乐,尤其是通过聆听大悲咒有种心静的感受,同时又联系到国外有一些让动物听莫扎特的研究,从而激发他让动物听大悲咒会有什么反应的实验兴趣,在他带领的课题组成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给老鼠听大悲咒,发现生性好动的老鼠居然会有明显的情绪安宁的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音频的高低对动物神经刺激效果的反应是不同的,特别是有些音区对患有神经官能症疾病,如癫痫等小鼠患病症状的缓解有影响。

第二位演讲这者是外国语学院常欣副教授,她作了题为语言语调感知与音乐音调感知的关系:行为与ERPs”的报告,常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语言声调与音乐音调的基本特点、基于语言声调的语言类型学、语言声调与音乐声调加工代表性的理论、相关研究趋向和基本研究范式与测量技术。并对“音乐音调和语言语调的感知过程是否存在重叠的神经基础”这一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实验设计方案做了介绍,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并深入研究,能够解开其中之谜。

安泰经管学院张新安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人的面子与行为研究的第三场报告,在报告中张新安老师介绍了他领导的团队所做的四个有关面子问题的行为研究案例,详细介绍了有趣的“榛子巧克力选择”行为科学实验,并且还介绍了“宜家”免费休闲场所是如何变成无法理解的、可以不顾面子不断享受免费饮料的、各类熟人定点相聚的“相亲”场所的行为分析的因果关系。张老师通过一些案例和实验分析,其研究结果发现:虚荣心、优越感、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会对面子有重要影响,另外在非常熟悉的人之间和非常不熟悉的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常面子是可以忽略的。与会者就“面子”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假设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一位演讲的是外国语学院汪玉霞博士,她作了题为语言的在线加工与理解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个句子是如何被加工、理解的,句子要被理解,需具备句法的知识、语义的知识、语篇的信息知识和世界知识等,介绍了在线加工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形成语言句子,并介绍了她正在运用花园路径模型和基于多因素多层级制约的模型开展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在其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通过认知实验和脑电实验,了解大脑车间是如何加工思维和组织语言的机制,需要有新的突破。

沙龙的最后进入互动环节,与会者和演讲者进行了对话,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有质疑和释疑、有求教和指导、有补充和建议、更有期待。精神卫生中心基因样本库主任崔东红研究员对参加这样的跨学科沙龙活动给与积极评价,对精神卫生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并表示精卫中心的科研平台能够提供病例、动物和细胞等样本,并且精卫中心有许多先进的设备,例如眼动仪、核磁共振设备等,希望能够和其他学院的学者进行更多交流与合作,并进行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所用。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 2020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 wk.sj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